1、核心優(yōu)勢亮點
動力與能耗表現(xiàn)
- 搭載第五代DM混動技術(shù),1.5L版本NEDC虧電油耗3.4L/100km,WLTC綜合油耗1.01-1.07L/100km,1.5T版本動力更強(272馬力),但能耗依然優(yōu)秀(WLTC綜合油耗1.07L/100km)。
- 可油可電,CLTC純電續(xù)航125km版本支持快充(20分鐘30%-80%),滿足日常通勤純電需求,滿油滿電綜合續(xù)航超2000km。
底盤與操控升級
- 后懸掛為五連桿獨立結(jié)構(gòu)(對比漢DM-i的三連桿),操控穩(wěn)定性和濾震表現(xiàn)提升,高速過彎支撐更足。
- 提供軟硬可調(diào)懸掛(頂配1.5T車型),兼顧舒適與運動。
安全與配置
- 標配主副駕膝部氣囊、前后排側(cè)氣囊及一體式氣簾,安全冗余超越同級合資車型。
- L2級DiPilot輔助駕駛(含全速自適應巡航、車道居中保持等),頂配智駕版升級12攝像頭+5毫米波雷達,支持高速NOA導航輔助。
空間與實用性
- 軸距2900mm,后排腿部空間充足(接近C級車水準),后備箱容積規(guī)整,支持比例放倒。
- 座椅功能豐富,標配前排通風/加熱,高配帶后排加熱和電動調(diào)節(jié)。
2、明顯短板不足
動力性能局限
- 1.5L版本加速8秒(零百),1.5T版本6.9秒,相比競品(如深藍L07后驅(qū)加速7.5秒)偏保守,不適合追求激進駕駛的用戶。
智能化待提升
- 標準版智駕僅支持基礎L2功能,無城區(qū)NOA能力,智駕版需選裝高階硬件且功能尚未完全開放。
- 車機交互流暢度一般(對比新勢力),UI邏輯偏傳統(tǒng)。
細節(jié)體驗問題
- 內(nèi)飾鋼琴烤漆面板易留指紋劃痕,座椅填充偏硬,長途舒適性中規(guī)中矩。
- 高配丹拿音響效果出色,但中低配音質(zhì)表現(xiàn)較普通。
續(xù)航選擇矛盾
- 入門版純電續(xù)航70km且無快充,實用性受限,更適合低預算用戶。
3、總結(jié)與購買建議
推薦版本:1.5L 125KM豪華型(16.58萬)
- 核心理由:標配18英寸輪轂、副駕膝部氣囊、全景天窗、15.6英寸大屏、座椅通風/加熱,純電續(xù)航125km帶快充,綜合性價比最高。
版本對比指南
版本 |
差價 |
核心差異 |
適合人群 |
1.5L 70KM精英型 |
13.98萬起 |
基礎配置夠用,無快充 |
預算有限/短途通勤用戶 |
1.5L 125KM精英型 |
+1.6萬 |
續(xù)航升級+快充,車機屏幕更大 |
務實家用需求 |
1.5L 125KM豪華型 |
+1萬 |
全景天窗、座椅加熱/通風、氛圍燈 |
舒適性優(yōu)先用戶 |
1.5T 125KM旗艦型 |
+3萬 |
動力提升至6.9秒,軟硬懸掛、丹拿音響 |
追求駕控品質(zhì)用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