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動系統(tǒng)的結構原理是怎樣的?
汽車制動系統(tǒng)主要由供能裝置、控制裝置、傳動裝置和制動器組成。
供能裝置包括供給、調節(jié)制動所需能量以及改善傳動介質狀態(tài)的各種部件,像制動油箱、制動油泵、制動油管等。
控制裝置有制動踏板、制動主缸、真空助力器等,能產生制動動作和控制制動效果。
傳動裝置包含制動主缸、輪缸、制動油管、制動軟管等,負責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
制動器能產生阻礙車輛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常見的有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
汽車制動的原理是,當踩下制動踏板時,通過杠桿原理把腿部力量放大 3 倍,再經液壓機構驅動活塞把力量又放大 3 倍。放大后的力推動活塞移動,活塞推動蹄片帶動剎車卡鉗緊緊夾住制動碟,由蹄片與制動碟產生強大摩擦力,讓車減速。
這背后依靠三個原理:杠桿作用、液壓作用、摩擦力作用。制動踏板利用杠桿作用放大人腿部力量,然后傳給液壓系統(tǒng)。
液壓系統(tǒng)基于不可壓縮的液體,能把一點的力傳遞到另一點,多數制動系統(tǒng)借此放大制動力量。
摩擦力與物體接觸面上的正壓力成正比,物體越重,克服摩擦力所需的力就越大。比如,如果摩擦系數為 0.1,100 磅的物體需 10 磅力推動,400 磅的物體則需 40 磅力。這跟制動抓緊裝置相似,給制動碟的壓力越大,車輛獲得的制動力就越大。
在液壓行車制動系統(tǒng)中,駕駛員踩下踏板,壓力通過系統(tǒng)傳遞,使制動蹄張開與制動鼓接觸產生制動力,車輪與路面的摩擦力讓車輛減速。松開踏板,制動蹄回位,制動力消失。
制動主缸分單腔和雙腔式,單腔式制動系不工作時,主缸活塞位于補償孔、回油孔之間,制動時活塞左移產生油壓,解除制動時活塞回位,油液回流。雙腔式制動時,第一活塞左移將制動液送入回路并推動第二活塞,使第二腔液壓升高,解除制動時,活塞在彈簧作用下回位,油液回流。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