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發(fā)展史上,痛車為何被取名為痛車?
痛車被取名為痛車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是因為給汽車裝飾類似給人紋身,而紋身很痛,所以叫痛車。
二是制作痛車花費不低,在日本車上畫圖案要交稅,額外的稅費讓年輕人感到心痛,因此得名。
三是語言層面上,paint car(涂上顏色的車)與 pain car(疼痛的車)發(fā)音相近。
四是痛車在公路上行駛會引發(fā)異樣目光,車主雖然喜愛自己的圖案,但不免感到尷尬、羞恥,從而有了“痛”的說法。
痛車發(fā)源于日本,屬于ACG文化的一種。人們?yōu)榱苏蔑@個性,將喜愛的動漫角色或者動漫公司等字畫貼、噴在車上作裝飾。痛車的對象非常廣泛,不僅有汽車,公交、地鐵、摩托車、自行車、手機等都能成為“痛”的對象。就算買不起車,還能“痛”手機、PSP、PM3等。
在日本,每年都會舉辦專門的痛車大展,能看到各種被改裝成痛車的高級轎車和機車。比如日本美少女游戲制作公司AgeSoft的老板,就曾在Autosalone展示過他的蘭博基尼和LanciaStratos痛車。還有,日本超級GT大獎賽富士賽道第二輪比賽,被涂裝成劇場版EVA初號機風格的RTTest Type-01,模型大廠Good SmileCompany贊助的初音未來版BMW,以及貼滿地球侵略者章魚娘的法拉利,畫著團長畫像的保時捷都出現(xiàn)在賽場上。
在中國,由于法律法規(guī)的限制,不允許隨便噴圖案,且改裝需要不少金錢和時間,所以痛車沒有大范圍流行開來。不過昆明市公交第五路車曾有過相關(guān)裝飾。
如今一些相關(guān)活動也在不斷開展,比如2008年開始,由藝文社主辦的“痛G festa”活動,還有2021年10月11日,思皓曜和花瓣聯(lián)手打造的“思皓#曜的戰(zhàn)衣#”痛車設計大賽。
如果您想將自己的愛車改成痛車,要注意車身改裝圖案不能超過全車的30%,超過需要向車管所報備。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