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滲透率在豪華品牌和普通品牌汽車中的表現有何不同?

智駕滲透率在豪華品牌和普通品牌汽車中存在差異,20 - 30萬元價位區(qū)間智駕滲透率最高,30萬以上市場因合資豪華品牌拉低整體智駕滲透率,為70%,10 - 20萬普通品牌車型L2及以上智能駕駛滲透率僅51.73%。不同品牌對于智駕技術的投入和研發(fā)進度不同,豪華品牌雖整體實力強,但部分合資豪華品牌在智駕布局上稍顯滯后;普通品牌中一些車企積極擁抱智駕,在特定價位區(qū)間也有不錯表現。

從實際表現來看,在智能駕駛功能的具體實現上,豪華品牌和普通品牌也各有特點。一些豪華品牌注重整體駕乘體驗與智駕功能的融合,其智駕系統(tǒng)往往在穩(wěn)定性和舒適性上表現出色,但可能在功能的創(chuàng)新性方面稍欠火候。例如某些進口豪華品牌,在智駕功能觸發(fā)的距離上,相比一些普通品牌的智駕車型并沒有優(yōu)勢。

而普通品牌中的部分車型,則憑借獨特的智駕功能吸引消費者目光。像售價15.98萬元的深藍S07智駕版,以“城中村自動避讓電瓶車”這樣貼合實際使用場景的功能,成功引發(fā)大眾關注,登上抖音熱搜。這體現出普通品牌在智駕領域并非毫無競爭力,它們通過精準定位用戶痛點,開發(fā)具有特色的智駕功能,來提升自身產品的吸引力。

傳感器層面,不同品牌在智駕方案的選擇上也有差異。低階智駕時二者多以1R1V方案為主,但到中高階智駕,普通品牌和豪華品牌都在探索適合自身發(fā)展的方案。比如高速NOA,大多品牌選擇多顆攝像頭 + 毫米波雷達組合;城市NOA方面,除特斯拉外,不少品牌(包括部分豪華與普通品牌)開始引入激光雷達,未來帶激光雷達多傳感器融合方案與純視覺方案會并存。

總體而言,智駕滲透率在豪華品牌和普通品牌汽車中各有千秋。豪華品牌有品牌與資金優(yōu)勢,但部分在智駕推進上不夠迅速;普通品牌雖資源有限,但憑借靈活策略和對市場的精準把握,在智駕領域也爭得一席之地。未來,二者都需不斷提升智駕技術,為消費者帶來更好體驗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Q3 充電版的市場售價是否合理,需綜合多方面因素評判。從海外市場價格看,其起售價折合人民幣在 36 萬 - 40 萬左右,相比比亞迪宋 PLUS 等國產新能源競品價格偏高。奧迪作為豪華品牌,品牌附加值、科技配置及研發(fā)成本等因素會拉高售
柏林之聲音響對車型隔音有輔助作用,能與車輛的隔音舉措相輔相成,共同提升駕乘體驗。它常與豪車品牌合作進行定制化設計,而豪車本身在隔音材料、主動降噪技術、車身結構與輪胎設計等方面較為出色,可減少喇叭共振與胎噪。同時,車輛優(yōu)秀的隔音也為柏林之聲音
購置稅減半后,車輛落地價格的計算方式為:落地價=裸車價+裸車價÷1.17×5% + 保險費 + 上牌費等其他費用。車輛購置稅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算應納稅額,減半后稅率為5%。國產私車計稅價格是支付給經銷商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不包括增值稅稅款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深藍G318與方程豹豹5這兩款熱門車型備受關注,消費者在選擇時往往猶豫不決。究竟哪一款更值得入手呢?下面我們就來深入對比一番。 先看動力方面。深藍G318四驅秘境版采用1.5T增程式發(fā)動機,前后電機能提供316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