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識別代號具體由哪些部分組成
車輛識別代號由17位字母、數(shù)字組成,分為世界制造廠識別代號、車輛說明部分和車輛指示部分。這17位字符蘊含豐富信息,世界制造廠識別代號的3位能明確生產地區(qū)與廠家,車輛說明部分的5位涵蓋車輛種類、外形等特征,車輛指示部分的9位包含校驗位、生產年份等。它們共同構成車輛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對車輛管理等意義重大 。
先來說說世界制造廠識別代號(WMI),占據(jù)著車輛識別代號的前三位。第一位字符,像是一張精準的地圖坐標,明確指向汽車生產的國家和地區(qū)。不同的數(shù)字或字母,代表著不同的地域,讓我們能快速知曉車輛的“出生地”來自何方。第二位字符,則將目標鎖定到具體的汽車制造商,精確到品牌。第三位字符作為汽車類型代碼,進一步細化分類。通過這三位字符,車輛生產的源頭信息一目了然。
再看車輛說明部分(VDS),也就是第4到8位字符。這里面可大有乾坤,第四位字符猶如一把鑰匙,能夠透露車輛的種類,比如是轎車、SUV 還是貨車等。第六位字符表示車輛外形代碼,能讓我們對車輛的外觀輪廓有個初步判斷 ,是兩廂車、三廂車,亦或是旅行車。這5位字符組合起來,就像一幅細膩的素描,將車輛的大致模樣和基本特征勾勒出來。
最后是車輛指示部分(VIS),從第9位到17位。第九位是校驗位,它就像一個嚴格的“審查官”,用于檢驗整個車輛識別代號的準確性和合法性。第十位明確車輛生產年份,讓我們能清楚知道車輛的“年齡”。第11位是工廠代碼,表明車輛是在哪個具體的工廠生產的。最后的12到17位是車輛生產序號,如同給每輛車貼上了專屬標簽,用來區(qū)分同一廠家生產的不同車輛。
車輛識別代號這三個部分相互配合,每一位字符都承載著特定的意義。從生產源頭到車輛特征,再到個體區(qū)分,全方位地為車輛打造了專屬“身份證”,幫助我們更準確深入地了解車輛。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