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上的輔助變道?四問理想汽車研發(fā)總監(jiān)
我們在享受汽車輔助駕駛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遭受著技術不成熟帶來的安全威脅。與R&D汽車公司人員進行技術交流,協(xié)助駕駛,幫助我們看清當前的形勢和問題。前不久,我們對Li ONE自動駕駛總監(jiān)關先生進行了專訪,解決了LI ONE關于輔助駕駛技術的一些問題,同時對當前的輔助駕駛技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接下來,我將與大家分享這次采訪的精髓。
◆使用什么硬件?
實現(xiàn)汽車輔助駕駛需要兩種硬件。一個是感知硬件,負責檢測車輛周圍的路況并生成原始數(shù)據(jù)。然而,車輛無法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直接了解和響應路況。他們需要一個“翻譯”,將這些數(shù)據(jù)轉換成車輛能夠理解的信息。此時需要另一個運算單元來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得到路況信息,從而代替駕駛員操作車輛。兩者的關系就像眼睛和耳朵對大腦的關系。前者負責收集數(shù)據(jù),后者負責處理數(shù)據(jù),部署其他機關應對。
這時,你可能會奇怪為什么需要毫米波雷達來完成同樣的任務,因為有攝像頭來檢測前方的車輛。答案是它們在功能上是高度互補的,因此將兩者的信號結合起來將能夠更好地檢測車輛前方的路況。
具體來說,它們之間的互補性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毫米波雷達擅長測量前方運動物體的相對速度,但不能很好地區(qū)分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這是攝像頭的優(yōu)勢;其次,毫米波雷達穿透性強,在雨雪霧等天氣下仍能正常工作,此時攝像頭的探測距離會受到很大影響。還有,攝像頭可以識別顏色和靜止物體,所以通常用來識別道路路線和路邊限速標志,但是毫米波雷達做不到這一點。
除了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Li ONE還在車身周圍配備了12個超聲波雷達。與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距離相比,超聲波雷達的探測距離要低得多,約為3米,極限為5米。但它具有成本低、體積小、技術成熟等優(yōu)點。通過它們,車輛可以在相對較短的距離內感知周圍障礙物,從而實現(xiàn)盲區(qū)預警、自動泊車等功能。
以上,我們介紹了Li ONE的駕駛輔助傳感器,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另一種用于處理傳感器數(shù)據(jù)和決策的駕駛輔助硬件。它們嵌入在車身中,從車輛外觀上看不出來。
此外,Li ONE的超聲波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由博世提供,這些雷達數(shù)據(jù)也由博世提供的傳感單元進行分析,從而獲得目標車輛的速度、距離等信息。
通過負責分析傳感器數(shù)據(jù)的傳感單元,車輛可以識別附近的交通狀況。但這還不夠。需要一個能夠預測和處理識別的交通狀況的單元。
所以,以上就是李ONE使用的輔助駕駛硬件系統(tǒng)。它包括一個單目前視攝像頭、一個前向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雷達,可以識別車輛周圍的交通狀況。傳感單元對傳感器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后,最終獲得的道路信息傳輸給輔助駕駛處理單元進行決策,然后處理單元向方向盤、駕駛系統(tǒng)和制動系統(tǒng)發(fā)送指令,輔助駕駛員完成車輛控制任務。
理想ONE的輔助駕駛處在什么水平?◆什么水平?
以上,我們知道了李ONE上的傳感器是什么以及它們的用途。接下來,我們將深入了解這些硬件在Li ONE中可以實現(xiàn)哪些功能,在整個行業(yè)中處于什么水平。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LI將Li ONE的輔助駕駛能力定義為級,其對應的功能包括ACC全速自適應巡航、自動車道保持、LCA并行輔助、APA自動泊車。然后,我們來看看權威機構對L2等級的定義。
上圖為SAE對自動駕駛級別的分類,其中L2級別定義為車輛可以在駕駛員的監(jiān)督下控制制動、加速和轉向。也就是說,只要輔助駕駛系統(tǒng)能夠同時控制這三個動作,那么這款車就具備了L2的輔助駕駛能力。
這時可能有人會問,車輛的ACC自適應巡航可以控制加速和制動,使其以設定的速度行駛而不撞到前方車輛;車道偏離校正功能可以在車輛偏離軌道時控制方向盤并校正車輛。這是否意味著這款車具有L2輔助駕駛這兩項功能?答案是肯定的,但這只是L2輔助駕駛最基本的功能。其實L2級別還有很多更高端的功能,雖然這些功能改變不了這款車的輔助駕駛水平,但卻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便利。讓我們看看李ONE還有哪些功能。
可能有些人分不清車道保持功能和車道偏離修正的區(qū)別。前者是車輛始終控制方向盤保持在路中間,而后者只能在車輛偏離車道、壓線時控制方向盤回拉。如果人不接手,車輛就會在車道上“打乒乓”,甚至跑出車道。前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雙手,而后者只是在駕駛員不小心跑偏的情況下,暫時幫一把。因此,車道保持在給駕駛員帶來便利方面可以發(fā)揮更顯著的作用。
如果把L2輔助駕駛分為高低兩個等級,那么輔助變道功能可以看作是一個分水嶺。帶有輔助變道的車輛可以幫助駕駛員自動變道。甚至有廠家說有這個功能的車輛可以叫L2.5輔助駕駛。不過,雖然Li ONE可以自動變道,但官方并未宣稱其具有輔助變道的功能。至于原因,我們就留給下面大家揭曉了。
李ONE有很多駕駛輔助功能,但并不全面。了解它目前不具備的一些功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款車型的駕駛員輔助系統(tǒng)是什么樣的技術水平。
這個功能在特斯拉、寶馬X7(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等車型上有,但在Li ONE上沒有,所以當車輛沒有檢測到道路路線時,Li ONE會立即要求駕駛員接管車輛。
從以上可以發(fā)現(xiàn),Li ONE具備級輔助駕駛的主流功能,但在綜合功能方面,Li ONE還存在一些不足。
◆“輔助變道”難上加難?
在上面的文章中,我們提到了LI具有自動切換到側車道的能力。當“LCA并線輔助”功能激活后,只要駕駛員打開轉向燈,車輛就會立即通過超聲波雷達監(jiān)測相應車道的盲區(qū)內是否有車輛,如果沒有車輛,就會立即變道。
但是這個功能存在一個風險,就是Li ONE沒有配備傳感器來遠距離識別目標車道后方駛來的車輛,所以如果車主在沒有監(jiān)控后方駛來車輛的情況下做“并線輔助”,就會有發(fā)生交通事故的風險。正因如此,網(wǎng)上有一些聲音說LI是“路上難的助理變道”,讓車主可以承擔安全風險。
對于那些帶有輔助變道功能的車輛,如果后方遠處有來車,當車主發(fā)出變道請求時,車輛不會立即變道,而是先用傳感器檢測后方車輛的距離和速度,再用算法判斷何時適合變道。從技術安全性和嚴謹性來說,這種方式確實更好。
然而,通過傳感器檢測后方車輛,然后使用算法來決定是否變道的設計存在問題。也就是說,即使有傳感器檢測到L2級輔助駕駛下的后方車輛,人類也要手動確認是否適合再次變道。如果傳感器反應慢,駕駛員只能看著后視鏡焦慮。
事實上,編輯們確實經常會遇到在配備輔助變道功能的汽車后側有車時,猶豫要不要自動變道的不良體驗,而這款車就是輔助駕駛領域的知名特斯拉Model 3(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因此,編者認為LI的“LCA并行助手”并不能算是硬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助手變道功能在實際體驗中反映慢的問題。
當然,理想本身也有自己的問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設計在車輛后側輔助駕駛的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是變道功能的基本配置。雖然你沒有承認你有“變道功能”,但你已經達到了類似的能力,所以你應該有能力監(jiān)控從后面駛來的車輛。但是你沒有,那你就不如其他有這個功能的車型。
◆你能有更好的體驗嗎?
雖然Li ONE的駕駛輔助硬件在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的數(shù)量上并不占優(yōu)勢,但傳感器并不是駕駛輔助功能體驗的決定性因素。在感知有限的情況下,誰能最大化傳感器的價值,誰就能帶來更多的玩法和更好的體驗。
在Li ONE的官網(wǎng)上,我們發(fā)現(xiàn)LI ONE的輔助駕駛配置單上有一個帶星號的功能“道路限速標志識別”,會讓前方單目攝像頭識別道路限速標志,讓車主可以更快的設置巡航速度,避免超速違規(guī)。
LI自動駕駛R&D總監(jiān)也向我們透露:“未來我們會考慮加強輔助駕駛的安全性。比如低速行駛時超聲波雷達探測到前方障礙物,車輛就會限制電機的扭矩輸出,從而降低誤踩油門踏板造成嚴重事故的可能性?!笨梢钥隙ǖ氖?,李ONE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將通過OTA獲得更多新功能,帶來更好的體驗。
◆全文摘要:
在汽車行業(yè),自動駕駛技術越來越受到關注。但也許很多人還是不知道。盡管汽車公司正在推廣自己車型的L2級輔助駕駛技術,但就實際功能體驗而言,不同車型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巨大的。作為一款售價30萬的中大型SUV,Li ONE配備了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搭載L2輔助駕駛的車型中,傳感器硬件沒有優(yōu)勢,但依然實現(xiàn)了主流的L2輔助駕駛功能,是標配。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它沒有配備兩個額外的角度雷達從而缺乏輔助變道功能是可以原諒的。還有LCA并行輔助功能,它只是省去了你轉動方向盤的力氣,僅此而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