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行車時判斷車距
行車時判斷車距很重要。
堵車時,看見前車后保險杠上沿,車距約一米,得小心駕駛;看見后保險杠下沿,車距約兩米,這在堵車時較合適;看見前車后輪胎下沿,車距約三米,可稍微跟近點。
正常行駛時,從右后視鏡看后車充滿視鏡,前后車距約三米,后車充滿左視鏡,實際約一米;后車占左后視鏡 2/3 時,實際距離約三米;占 1/2 時,約五米;占 1/3 時,約十米。
判斷寬度能否通過,駕駛員要對路面和車寬有大概判斷,左側(cè)距離更好把握,可適當貼左行駛。
判斷前車距離,從擋風(fēng)玻璃下沿看,前車保險杠上沿時車距約一米,下沿約兩米,后輪胎下沿約三米。
左后視鏡下緣看到相對地面橫線是車頭位置。
判斷轎車前端與人的距離,以轎車為例,看到車前端由地面移到人體腳面或腳跟,車距 3 米;到膝蓋,車距 1 米;到臀部下端,車距 0.3 米。
從左后視鏡判斷車距,以中心為參閱線,車身在左邊且看不到后方車輛,車距 5 米,此時變道危險;后方車輛能完全出現(xiàn)且車身壓在參閱線上,車距 10 米,高速上變道有風(fēng)險;后方車輛壓在中軸線且與左邊還有一輛車寬,車距 15 米;后方車輛與左邊有大概兩個車寬,車距 20 米。
從右后視鏡判斷,后方車輛位于中軸線右側(cè)看不全車身,車距 5 米;壓在中軸線且與右側(cè)邊緣很近,車距 10 米;車身左側(cè)位于中軸線,右側(cè)與右后視鏡邊緣還有一個車寬,車距 15 米;位于中軸線上且與邊緣約兩個車寬,車距 20 米。
判斷前車距離,普通轎車車頭邊緣與前車輪胎下緣重合,車距約 5 米;與前車保險杠下緣重合,車距約 2 至 3 米;與前車保險杠上緣重合,車距約 1 米;與前車車牌下緣重合,車距約 0.5 米。
SUV 車型從擋風(fēng)玻璃下沿看,看到后輪胎下沿或地面,車距約 5 米;看到前車保險杠下緣,車距約 1.2 米;看到前車保險杠上緣,車距約 0.5 米。
判斷后車距離,通過左后視鏡,后車在中央說明車距約 15 至 20 米,車身左側(cè)貼近邊界要警惕,車身進入危險區(qū)不能轉(zhuǎn)向。
通過右后視鏡,后車占 1/3 或 1/4 區(qū)域能看到整臺車,車距約 15 米;占 1/2 區(qū)域車距約 9 至 10 米;車身一半被看到且占 2/3 區(qū)域,不應(yīng)變道。
通過內(nèi)后視鏡,后車為普通轎車,發(fā)動機蓋以下被遮蔽車距約 5 米,能看到擋風(fēng)玻璃車距約 0.5 米;后車為 SUV 車型,能看到車牌車距約 18 米,能看到引擎蓋和進氣格柵交界處車距約 4.4 米。
還有“跟車三秒”法則,選定參照物,當前車車尾通過開始默念,用時約 3 秒。
新手要記牢“看見車輪是 3 米、看見后杠一米半、后備箱下沿很危險”的口訣,不過距離會因車型改變,使用前先確定。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