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客戶口口相傳的服務是怎么做的?看完心服口服!
歷經疫情的陣痛,各企業(yè)開始更多地回歸理性思考。這一點,高度依賴線下渠道的輕卡服務行業(yè)則表現(xiàn)得更為直接。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如何找準重心、夯實客戶,成了各服務站征戰(zhàn)市場的關鍵。針對于此,東風輕型車蘭州志達和濟南志達服務站,似乎已經交出了滿分答卷。
蘭州志達服務站:守土有責 沉淀客戶
蘭州作為西北地區(qū)最大的貨運集散中心之一,一直是卡車企業(yè)的兵家必爭之地。在這樣的市場里,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擁有核心競爭力。
對此,從業(yè)超十年的東風輕型車蘭州志達服務站站長王澤斌顯得格外自信。疫情雖然帶來了一定沖擊,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經營哲學——“守土有責”。所謂“守土”,并非只著眼于眼前的客戶,而是整個區(qū)域。對于每一個來到蘭州志達的客戶,無論是哪個品牌的車主,他始終要求工作人員一視同仁,最大程度做到客戶滿意。
有趣的是,蘭州志達無差異化的待客之道卻常常迎來客戶極具差異性的選擇。從事蔬菜運輸的黃師傅開的就不是東風輕卡,但大部分時候,他都會堅持選擇來蘭州志達進行車輛的維修保養(yǎng)。事實上,一開始黃師傅選擇的不是東風輕卡服務站,而是在自己車輛品牌的服務站進行維保,可是該品牌的服務卻常常不能令自己滿意,不僅一個簡單的保養(yǎng)服務要預約三天,出現(xiàn)緊急故障時,那如救命稻草般的400服務電話也常常是半天無人接聽,事后也基本得不到回應。
抱著死馬當成活馬醫(yī)的心態(tài),失望至極的黃師傅找到了蘭州志達。沒想到,這一試,就試出了差距。蘭州志達事無巨細的服務態(tài)度和迅速快捷的響應速度讓他驚詫之余,成功扭轉了他的服務軌跡,正式轉向東風懷抱。
在蘭州志達,如黃師傅這樣的狀況并不在少數,這也為王澤斌打開了一條新思路,“未來,我們可能會逐步轉型,嘗試從單一品牌服務模式向多品牌探索”,王澤斌表示。
濟南志達服務站:撥開市場迷霧 各個擊破
不同于蘭州志達,濟南志達則是一家多品牌大規(guī)模服務站。作為東風輕型車為數不多的五星服務站之一,濟南志達門店擁有近2000平的占地面積,還有2名東風輕型車授權的服務專家坐鎮(zhèn)。在售后服務上,該服務站以東風輕型車為主,也同時運營著陜汽輕卡、五征、大運、三環(huán)等卡車品牌。
然而,在五年前,濟南志達卻遠遠沒有如今的繁榮景象。
彼此門店剛剛啟動運營,面臨著店面租金、人員成本、備件投入等巨大的成本壓力。但很顯然,艱難的外部環(huán)境并沒有拆散這個團隊。與行業(yè)巨大的流動性相反,濟南志達的核心團隊一直十分穩(wěn)定,多年來,大家始終步調一致,保證服務品質的同時,不斷學習,精進技術。“不僅是產品,東風輕型車服務的保障也一直走在市場前列,光是今年我們參加的國六培訓就有好幾場了”,站長羅國領說到。
技術成就了實力,但往往真正打動客戶的,其實是藏在細枝末節(jié)里的真誠。在羅國領服務過的眾多客戶里,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團隊曾驅車近400公里趕赴青島中集改裝廠修車的故事。當時客戶有6輛改裝車存在不同程度的故障,如果不及時處理會直接影響交付,進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由于事態(tài)緊急,客戶負面情緒一度高漲。得知這一情況,羅國領一面穩(wěn)定客戶情緒,一面緊急安排團隊開車前往青島。所有維修人員一刻不停以最快時間抵達改裝廠,及時將故障排除,保證了車輛按期交車。事后,改裝廠領導親自致電,稱贊東風服務一流,并表示下一步會增加東風底盤的采購量。對此,羅國領始終認為:“修車其實就是修人,做服務主要就是做客戶口碑,我們作為服務從業(yè)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堅定服務意識,確保服務態(tài)度,一切以積極解決問題為前提。”
在客戶口口相傳的帶動下,各品牌用戶慕名而來,濟南志達以此為契機逐漸開啟多品牌運營模式,才有了現(xiàn)在的模樣。
從這兩個服務站的案例我們不難看出,服務能站穩(wěn)腳跟,最后深入人心,源自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態(tài)度;服務品牌能立足市場,持續(xù)向上發(fā)展,則源自客戶的共情共鳴和認同感。而這些,正是東風輕型車“真美滿”服務不斷迭代升級的價值所在。在這條競爭長跑之路上,誰都不能停歇,只有堅守初心,守住客戶,才能在風云詭譎的市場里成功笑到最后。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周琳)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