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是第一臺把互聯網,ipad,可視化技術,無人駕駛技術,鷗翼門、輕量化等等用于一個車上面,又有優(yōu)秀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相對較快的充電效率,最主要是第一個把電動汽車做的真正的象一臺車占領了高地(特斯拉之前國內大部分都類似老年代步汽車吧?或者直接汽油車架子改),如果把西方的車企對汽車技術的應用視作擠牙膏,那么特斯拉最初為了樹立這個高科技形象,至少一下子擠掉了80%的牙膏,其實這些技術并不新穎,但放眼國內外,至今還有百十萬的豪車用的還和諾基亞功能機的像素差不多的屏幕,他們沒有這些技術嗎?No!他們比特斯拉更成熟,為什么不推?心太黑!所以特斯拉在獲得第一批客戶體驗的時刻就先入為主瞬間變成了一個行走的概念車,看下
Model X(
查成交價|
參配|
優(yōu)惠政策),除了車展上的樣車,您還見過比他更象概念車的內飾嗎?先入為主,這是特斯拉
致勝(
查成交價|
參配|
優(yōu)惠政策)的王道;其實這些技術至少在跨國車企巨頭里并不是什么臺階!國內企業(yè)差在哪?在電池上,例如比亞迪沒有用三元鋰電池,而是選擇了磷酸鐵鋰電池,不需要復雜的電控,在續(xù)航上有些劣勢,在壽命和過載上又有優(yōu)勢,只能說各有所長。在電機上,中國企業(yè)也不算差,成本還有優(yōu)勢,也不算落后。在電控上,中國企業(yè)有一些自己的特色,也談不上落后。真正的問題于汽車工業(yè)的問題。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