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的品牌歷史中有哪些重要的轉(zhuǎn)折點?

法拉利品牌歷史中的重要轉(zhuǎn)折點眾多。

1947 年,49 歲的恩佐·法拉利創(chuàng)立法拉利品牌,同年生產(chǎn)出法拉利 125S,開啟品牌輝煌。

1948 年,法拉利 166 C Allemano 賽車在 Mille Miglia 一千英里耐力賽獲勝。

1949 年,法拉利賽車贏下勒芒 24 小時耐力賽冠軍。

1950 年,法拉利車隊在一級方程式摩納哥賽道處子秀中拿下第 2。

1951 年,法拉利車隊贏下第 1 場分站賽勝利。

1952 年,Alberto Ascari 成為一級方程式錦標(biāo)賽世界冠軍,并于 1953 年成功衛(wèi)冕。

1953 年,法拉利在第一屆世界跑車錦標(biāo)賽奪冠。

1954 年,巴黎車展標(biāo)志著法拉利公路車生產(chǎn)的轉(zhuǎn)折點,250 Europa GT 成為未來 10 年馬拉內(nèi)羅生產(chǎn)線的模板。

1957 年,法拉利代表車型 250 GT California 投產(chǎn)。

1960 年,Stirling Moss 駕駛 250 GT SWB 在古德伍德賽道舉行的第 25 屆 RAC Tourist Trophy 獲勝,開啟 5 年連勝。

1961 年,法拉利贏下 3 個世界冠軍頭銜。

1962 年,法拉利標(biāo)桿著作 250 GTO 誕生。

1963 年,法拉利 250 P 賽車在勒芒 24 小時耐力賽獲勝。

1964 年,車手 John Surtees 為法拉利贏得 F1 冠軍。

1966 年,法拉利帶來 Pinninfarina 最新設(shè)計創(chuàng)作 365 P Berlinetta Speciale。

1967 年初,法拉利車隊在 Daytona 24 小時耐力賽留下經(jīng)典瞬間。

1968 年,為致敬 1967 年 Daytona 的勝利,法拉利推出 365 GTB/4。

1969 年,菲亞特宣布收購法拉利 50%的股份。

1972 年,費奧拉諾賽道正式投入使用。

1974 年,法拉利 F1 車隊重組。

1975 年,法拉利 308 GTB/GTS 誕生。

1976 年,法拉利帶來 400 系列。

1978 賽季,維倫紐夫在家鄉(xiāng)主場獲得個人第 1 個分站冠軍。

1979 賽季,南非人 Jody Scheckter 贏得 F1 世界冠軍。

1980 年,法拉利以新車 Mondial 8 替代 Dino 308 GT4。

1981 年,吉爾斯維倫紐夫駕駛 126 CK 書寫 F1 歷史新篇章。

1982 年,法拉利對 Mondial 8 進行重新設(shè)計。

1984 年,288 GTO 和 Testarossa 問世。

1987 年,法拉利 F40 公開亮相。

1988 年,恩佐法拉利逝世。

1990 賽季,阿蘭普羅斯特為法拉利贏得第 100 場 F1 分站勝利。

1991 年,法拉利推出 Testarossa 繼承人 512 TR。

1992 年,法拉利第一次在中國展出并交車。

1993 年,法拉利挑戰(zhàn)賽在穆杰羅賽道拉開帷幕。

1995 年,F(xiàn)50 在日內(nèi)瓦車展亮相。

1996 賽季,邁克爾舒馬赫為法拉利拿到第 1 次冠軍。

1998 年,法拉利風(fēng)洞完工。

1999 賽季,法拉利重奪 F1 制造商冠軍。

2000 賽季,邁克爾舒馬赫和魯本斯巴里切羅為法拉利再添 F1 制造商冠軍,舒馬赫獲得世界冠軍。

2001 賽季,法拉利推出法拉利恩佐。

2004 年,法拉利開始籌備 XX 項目,2006 年誕生新車 FXX。

2007 賽季,基米萊科寧成為法拉利歷史上第 9 位贏得世界冠軍的車手。

2011 年,法拉利 FF 在日內(nèi)瓦車展亮相。

2013 年,LaFerrari 首次亮相于日內(nèi)瓦車展。

2014 年,法拉利世界年終大會在阿布扎比賽道舉行,最強馬王 FXX K 亮相。

特別聲明:本內(nèi)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風(fēng)云T9
風(fēng)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在寒冷天氣下,電車增程器是有用的。低溫會影響電車電池的純電續(xù)航,而增程器能在此時發(fā)揮關(guān)鍵作用。比如AITO問界M5的增程器發(fā)電效率高,其產(chǎn)生的熱能可用于座艙供暖和電池包保溫;嵐圖增程版低溫續(xù)航能力佳、冷啟動性能好;零跑C11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可
有智駕的燃油車在智駕系統(tǒng)升級時一般不會影響車輛的燃油性能。以奧迪A5L為例,它作為全球首款華為乾崑智駕燃油車,采用華為ADS 4.0系統(tǒng)構(gòu)建感知矩陣,支持L2++級輔助駕駛。其PPC平臺采用特定電子電氣架構(gòu),讓智駕系統(tǒng)能夠獨立迭代,與動力總
奧迪 A5L 智駕在同級別車型中優(yōu)勢諸多。在智能駕駛領(lǐng)域,它搭載華為乾昆技術(shù)組合輔助駕駛,擁有 L2++級智駕能力,還配備 33 個傳感器,能精準(zhǔn)感知路況,為駕駛者應(yīng)對復(fù)雜場景提供有力支持。同時,外觀上運動精致,空間寬敞實用,內(nèi)飾科技感強,
800V平臺電動車的電機性能實現(xiàn)了多方面提升。它能支持更高性能的電動機和動力系統(tǒng),使電動車在更高功率下工作,帶來更強勁的加速與更高的最高速度。比如極氪001新款后驅(qū)版、四驅(qū)版電機功率大幅提升,極氪009零百加速縮短;智己LS7單/雙電機版功
上劃加載更多內(nèi)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