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汽豐田宣布凱美瑞、漢蘭達、賽那、威蘭達、鋒蘭達五款主力車型全面推行終身質保政策,覆蓋發(fā)動機、變速箱、混動電池三大核心部件,權益價值高達8000元。而就在兩個月前,上汽大眾已率先對全系燃油SUV推出“整車終身質?!?,涵蓋動力總成、懸掛系統等核心零部件。

當新勢力深陷價格戰(zhàn)泥潭時,傳統合資車企似乎打出了不一樣的牌,,憑借數十年積淀的制造體系與品控能力,打出一張名為“終身質保”的差異化王牌。
終身質保,是合資車企的技術自信宣言
與傳統認知中質保=營銷噱頭不同,合資車企的終身質保政策本質是制造底蘊的顯性化表達。廣汽豐田敢于承諾三大核心部件終身質保,源于其生產線每90秒下線一臺發(fā)動機,卻需經過423項精密檢測,零部件不良率嚴控在0.002%以下;上汽大眾更直言將終身質保視為DNA的顯性化,通過激光焊接、高強度用鋼等工藝提升隱性競爭力。

這種底氣直擊用戶痛點,當新能源車因電池衰減、軟件故障頻上熱搜時,傳統大廠用終身不壞的承諾消解消費焦慮。部分廣汽豐田雙擎車主更是直言:“6年車齡純電續(xù)航如新,廠家敢保終身,我還怕什么?”而數據更印證了市場反饋,帶終身質保的鋒蘭達雙擎,二手車溢價達1.2萬元,上汽大眾途昂家族政策推出后單月訂單突破6500輛,頂配車型占比高達70%
差異化破局,從卷價格到卷壽命
??
在價格戰(zhàn)白熱化的市場環(huán)境中,終身質保成為合資車企切割新勢力的關鍵武器。當新勢力依賴“硬件虧本+軟件盈利”模式時,傳統車企憑借規(guī)?;a與供應鏈管控,將終身質保成本內化為競爭力。如上汽大眾經過精密測算,確認“成本壓力可承受”,并將此轉化為對供應商、制造端的倒逼升級。

另外在服務端,終身質保政策要求全程4S店保養(yǎng),表面是服務約束,實則是=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挖掘=。通過綁定售后,車企可衍生出原廠配件、數據服務等二級市場。此外,當新勢力宣傳“冰箱彩電”時,合資車企將發(fā)動機耐久性、變速箱順滑度等隱性優(yōu)勢轉化為可感知承諾,這對于剛需購車以及家庭用車的用戶吸引力會更大。
為什么新勢力難以復制這張牌?
終身質??此坪唵?,實則對企業(yè)的制造體系、成本控制、供應鏈管理提出地獄級挑戰(zhàn)。新勢力普遍采用代工模式,而廣汽豐田通過“育成式采購”扶持500家供應商,將零部件不良率從0.5%壓至0.02%。

另外,據行業(yè)分析,終身質保售后成本是傳統質保的3倍以上。缺乏規(guī)模效應的新勢力若跟進,可能陷入“賠本賺吆喝”困局。就算有了自建工廠,但這樣的政策依舊依賴密集的4S網絡支撐,而直營模式的新勢力在三四線城市覆蓋不足,難以兌現“終身服務”承諾,這邊造就了傳統車企獨一無二的差異化模式。
汽車網評:從大眾再到豐田,傳統車企正用最笨也最聰明的方式汽車終究是耐用消費品,不是電子快消品。在新能源狂飆突進的年代,這份對可靠的堅守,恰是合資品牌是有別于新勢力的最好一張牌,也是抓住主流市場最好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