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準確判斷與前車的距離
準確判斷與前車的距離,可通過觀察車輛前部遮擋前車后部的位置來確定。比如坐在駕駛室,看到前車后保險杠上邊緣時,車距約 1 米;看不到前車保險杠,距離不到 1 米,此時很危險;前車后保險杠剛進入視線,車距約 2 米;能看到前車整個車身,車距約 3 米。不同的觀察位置和看到的不同位置,對應著不同車距。這需要駕駛員不斷實踐,積累經(jīng)驗,以確保行車安全。
除了上述通過觀察前車保險杠位置來判斷距離的方法外,還有其他實用方式。以擋風玻璃下沿為參考點也能精準判斷。當看到前車輪胎下沿時,車距大約在3米左右,這個距離在城市道路正常行駛狀態(tài)下是比較安全的,可以保證在突發(fā)情況時有足夠的反應時間進行制動。而當看到前車發(fā)動機蓋時,車距約0.5米,這種情況大多出現(xiàn)在狹窄空間挪車的時候。
在不同路況下,判斷車距又有不同的要點。在高速公路上,車速普遍較快,為了有充足的安全保障,與前車距離應保持在100米以上。此時,可以通過前車大小和清晰度來大致判斷距離。因為車速快,一旦距離過近,遇到突發(fā)狀況很難及時剎車。山區(qū)道路彎道多,視線經(jīng)常受阻,這就要求駕駛員提前仔細觀察路況,預判前車的行駛軌跡和速度,合理控制車距,確保在彎道處也能安全行駛。
雨雪天氣時,路面濕滑,摩擦力減小,車輛制動距離變長。所以,與前車距離至少要是平時的兩倍以上,并且要格外注意前車的剎車燈,一旦剎車燈亮起,要及時做好減速準備。
準確判斷與前車的距離是保障行車安全的關(guān)鍵。駕駛員要了解多種判斷車距的方法,并根據(jù)不同的路況靈活運用,同時不斷積累經(jīng)驗,始終保持警覺,這樣才能在道路上安全行駛,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