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車內空調應該設定多少度才合適
冬季車內空調設定在 18°C 至 25°C 較為合適。這個溫度區(qū)間能讓人體感覺舒適,既不會因溫度過高而燥熱,也不會因過低而寒冷。同時,將車廂內外溫差控制在 10°C 以內(轎車)或 8 - 12°C(大型客車),可減少因溫差過大帶來的不適,如避免車窗結霜、降低下車后感冒的幾率。如此設置,能為駕乘營造舒適又健康的環(huán)境 。
在這個適宜溫度區(qū)間背后,有著諸多科學依據與實際考量。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通常就在18°C - 25°C ,高于25°C,人往往會感到燥熱,身體可能會開始出汗,不僅影響舒適感,還可能導致注意力分散,對于駕駛者而言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低于18°C,又會讓人覺得寒冷,手腳可能會變得僵硬,同樣不利于駕駛操作。
另外,溫度過高還會帶來其他問題。比如車內空氣會變得悶熱,這不僅會給人帶來不適,還會給空調系統(tǒng)帶來過大壓力,無形之中增加油耗和耗電量。而且,皮膚在高溫干燥的環(huán)境下容易變得干燥,尤其車內空間相對狹小,過高的溫度對皮膚的影響更為明顯。
在實際操作方面,冬季使用車內空調也有不少講究。用汽車空調前要先啟動汽車,等幾分鐘讓發(fā)動機預熱,待溫度指針到中間位置,先開空調制熱并設為外循環(huán),這樣能把車內的冷空氣排出,5分鐘后再改內循環(huán)就能上路。值得注意的是,開暖風時要關閉AC開關,因為AC是空調制冷開關,開啟后壓縮機啟動,會增加發(fā)動機負荷和油耗,而暖風依靠的是發(fā)動機本身產生的熱量,并不需要壓縮機工作。
此外,空氣循環(huán)模式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冬天建議交替使用內外循環(huán)模式。當行駛在環(huán)境開闊、沒有異味和風沙的路面時,使用外循環(huán)模式,能讓新鮮空氣進入車內;而在堵車路段、尾氣濃重或風沙較大的情況下,切換到內循環(huán)模式,可避免污濁空氣進入。
總之,冬季車內空調溫度設定在18°C - 25°C,并合理運用內外循環(huán)模式,不僅能讓車內人員享受舒適的駕乘體驗,還能兼顧車輛性能與能耗。在駕駛過程中關注這些細節(jié),能讓我們的出行更加舒適、安心。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